温度是限制猕猴桃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,每个种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,超过这个范围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存。猕猴桃大多数种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,即亚热带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,主要分布在北纬18~34℃的广大地区。
猕猴桃种群间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很一致,如中华猕猴桃在年平均温度4~20℃之间生长发育良好,而美味猕猴桃在13~18℃范围内分布最广。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受温度影响,有研究表明美味猕猴桃当气温上升到10℃左右时,幼芽开始萌动,15℃以上时才能开花,20℃以上时才能结果,当气温下降至12℃左右时则进入落叶休眠期,整个发育过程约需210~240天,这期间日温不能低于10~12℃。
猕猴桃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,天气转暖后进行。层积处理后,选择沙质土壤的地块进行整地、施基肥、做苗床。猕猴桃种子较小因此不能播种太深,将种子条播至苗床上,上面覆盖一薄层沙土即可。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,同时可以搭设拱棚保温。另外,也可以选择穴盘育苗的方式进行播种,基质选择腐殖质和沙土混合。这种方式育苗可以避免土传病害以及虫害等,方便培育壮苗。
幼苗出土后要搭设遮阳棚避免阳光暴晒对幼苗不利,待幼苗生长至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,剔除瘦弱苗以及病苗或死苗,幼苗长至5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移栽定植。猕猴桃是藤本植物不适合定植密度太大,因此定植时行距在30~50厘米,株距在10~15厘米即可。移栽时选择生长健壮,均匀一致的幼苗,并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分级移栽,保证后期生长一致。移栽选择在上午或下午进行,避开温度较高的正午,减少幼苗水分蒸发。由于猕猴桃是雌雄异株的植物,因此在种植时要注意雌株和雄株都要种植,避免单一植株影响开花结果。